今年除了本職工作之外也做很多新嘗試,其中年初時接受WillStudy留學計畫的採訪(文章/Podcast),是我的podcast初體驗。訪談主軸雖然是以荷蘭留學為主,但其實內容涵蓋了我大學科系、交換學生、畢業後在台灣/泰國工作經驗,到最後來荷蘭留學工作的整個歷程,趁這個機會回顧了這一路上自已的經歷和選擇,也思考未來要往哪裡去。
對訪談有興趣的話請參考:
[文章] 為人生不停嘗試,盡情增加各種可能 | 鹿特丹管理學院 供應鏈碩士
[Podcast] 留學幫幫忙:EP10 | 大學讀企管系什麼都學,但什麼都不精就不好嗎? feat. 鹿特丹管理學院 Oceane
[Youtube] 留學幫幫忙:EP10 | 大學讀企管系什麼都學,但什麼都不精就不好嗎? feat. 鹿特丹管理學院 Oceane
說老實話,在訪談當下的我其實是處於極度迷惘的狀態。剛結束一份力不從心的工作,有很深的自我懷疑,而且歐洲疫情正是最嚴重的時候,因此我思考著是否要暫時回台灣一陣子,即使最後選擇留在荷蘭面對未知,但也意味著和決定回台灣的男友開始遠距,我不太確定這樣的選擇是否正確。現在回聽自己的訪談內容,對方在最後問到未來職涯規劃時,似乎也聽得出自己內心裡的一絲猶豫。
對於未來規劃最安全的說法就是「不設限」、「多嘗試」,但說白了,就是「我不知道」。從以前身邊的人對我的印象就是我很清楚知道我想要什麼,而且非常堅持自己的目標。從大學時決定要當顧問、要擁有海外工作經驗,3-5年後要出國唸碩士,包含要來荷蘭念RSM的供應鏈,全都是很多很多年前就已經決定好的事情,而我也一個一個做到了。但大學畢業之後經歷媽媽離罹癌過世、來到荷蘭完成當初設定的目標後,卻開始覺得不知道為什麼努力,不知道接下來要去哪裡。
對於決定獨自留下來的質疑和想回台灣的衝動持續了好幾個月,一直到五月我意外換到現在這份工作後才開始漸入佳境。我從供應鏈專業「轉職」成商業分析師(Business Analyst),專注在釐清商業需求、資料分析,和資料視覺化。新的工作內容和形態,新的同事和產業,我都非常喜歡,甚至為了學習更多不同面向的商業分析而組了一個讀書會,認識更多不同領域的海外商業分析師。
可以在心情瀕臨放棄時找到現在這份工作,重新燃起對某個領域的熱情,自己真的非常、非常幸運。或許在海外生活過後學到最寶貴的一堂課,就是了解自己能掌控的事情有多麼渺小。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我又會再次陷入迷惘,但藉此以文字記錄下來,我想跟未來的自己說沒關係,因為有些美好,現在的你還想像不到。
最後呼應一下訪談內容最一開始為什麼選擇讀企管系的原因,真實版本是因為國一時有天放學跟初戀在公園聊以後想做什麼,他告訴我他以後想讀企管系,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聽到企管系這三個字。這個對話我一直還記得,當時對於未來沒有任何想法的我,覺得能夠這麼堅定說出自己未來想要做什麼的樣子很帥,從此放在心上。不過最後讀企管系的人是我,他跑去當醫生了,不然我想我很有可能去念中文系(但念中文系的媽媽不太支持我念中文系,所以很可能也不會選擇中文系)或是選擇資管系學寫程式之類的(小時候很喜歡做網頁)。果然人生,就是由一個又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件所組成的,最後才能成就自己今天的模樣。
⇩ 請支持創作有價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或覺得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希望你能花點時間按5下拍手/Like鼓勵我
以Google或Facebook帳號註冊成為『讚賞公民』,完全免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