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說故事,誰就是贏家

讓你在幾分鐘內感動人心,說服任何人、做成任何事

故事是一座橋,只要你學會了,就沒有到不了的地方。

掌控說故事的能力,掌握你的工作與人生!


書本簡介

《誰會說故事,誰就是贏家》的作者金卓拉‧霍爾(Kindra Hall)是一名美國知名演說家,她現任史代拉顧問公司(Steller Collective)總裁兼首席說故事專家,致力於透過故事打動人心、建立橋樑並傳達公司、產品和個人價值。

想到說故事,我們可能都會覺得自己沒有什麼故事好說,但是作者認為,「想擁有精彩的故事,就一定要有精彩的人生」是一個誤導。事實上,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充滿了故事,關鍵在於如何挖掘並講述這些故事。因此,本書用結構化的方式,說明了為什麼要說故事、如何說出好故事、要說甚麼故事給甚麼人,以及如何從生活中收集並挑選故事,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書籍。

為什麼要說故事

人並不是全然理性的生物,我們都喜歡聽故事,比起冷冰冰數據,我們更容易被故事感動而去購買、支持一個企業或一項產品。大家可能都聽過一句話:「你所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在為你想要的生活投票。」故事的價值就是為你建構一個想要的生活,進而發揮影響力,讓人產生行動。

如何說出好故事

好的故事,通常有一個簡單卻有力的「三幕劇」架構

常態→爆炸性發展→新常態
一個完整的故事通常從穩定的常態開始,也就是角色原本所處的環境與狀態,讓聽眾能夠理解這個故事的起點。然而,總會有某個轉折事件打破這種穩定——可能是一場意外、一個機會,或是一個不得不做出的決定,推動了故事的發展。最後形成了一個新的常態,這個新局面可能是正面的成長,也可能是負面的結果,取決於故事的主題。

故事的四大要素

真正打動人的故事,往往具備一些關鍵元素,讓它更具真實感、更容易讓聽眾產生共鳴。以下是書中提到的四個構成好故事的核心要素。

鮮明角色:好的故事必須有一個「值得被在乎」的鮮明角色。這個角色不一定非要偉大、完美,而是要具體、獨特,讓人產生情感連結。

真實感情:一個好的故事要讓角色有立體感,就必須要有真實情感,掙扎、害怕、興奮或希望。

特定時刻:可能是一個重大決定、一次挑戰、一場變故,像電影中慢動作特寫的瞬間,那些細節讓故事更加深刻。

具體細節:細節是讓故事顯得真實、有畫面感的關鍵。能夠透過具體的描述讓故事的真實性越高,聽眾的代入感也越強。

如何找到故事

很多人以為,只有經歷驚心動魄、戲劇性十足的人生,才有故事可講。但事實上,故事無處不在,關鍵在於如何發掘和表達。書中提到了一些方法,幫助我們從日常生活中找到值得說的故事。

用名詞收集故事

首先,可以試著從具體的「名詞」出發,比如某個人、某個地方、某件物品,甚至某個時刻。這些名詞往往會勾起回憶,帶出隱藏在日常中的故事。例如,一本舊書可能讓你想起某次深刻的對話,一條老街可能讓你回憶起某段重要的人生經歷。

回想各種「第一次」

另一個方法是回想「第一次」的經驗。人生中的許多第一次——第一次演講、第一次失敗、第一次搬家——通常伴隨著強烈的情緒,而這些情緒,正是讓故事更有共鳴的關鍵。

他人的批評和疑問

他人的提問與反應,也是一個發掘故事的好方法。別人問你的問題,往往能夠暴露你自己忽略的故事。

對自己提出大量疑問

最後,試著對自己多提問,比如:「你最丟臉的一刻是什麼時候?」、「有誰對你說過你一定無法完成某個目標?」這些問題能夠幫助你挖掘出過去的經歷,並將它們整理成有影響力的故事。

如何挑選故事

並不是所有故事都適合所有場合。一個好的故事,除了要吸引人,還要能夠達成特定的目的。因此,書中提出了幾個篩選故事的原則,幫助我們挑選出最合適的內容。

明確目標聽眾

在選擇故事時,首先要考慮你想對誰說這個故事。不同的聽眾需要不同的故事類型。

設定聽眾的反應

你希望聽眾在聽完故事後產生什麼樣的想法、感受、認知或行動?這將決定你選擇什麼樣的故事。

故事的種類

應該選擇甚麼樣的故事,取決於你想達到的目的,以下是四個故事的種類:

價值故事:讓人相信你做的事

當你想讓別人接受一個想法,或認同某個產品、理念時,最有效的方式不是用一連串數據或論點來說服,而是讓他們聽見一個真實的故事。這類故事通常描述一個人如何因為某個產品或理念,解決了某個問題、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創辦人故事:讓人理解你的初心

若想讓人產生信任感,僅僅列出目標或願景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為什麼開始」。這類故事通常回溯到某個起點,描述創辦人如何從一個問題、一個契機,走到現在的階段。很多人的產品在市場上可能類似,但是沒有人能在同一時間點,用同一個方法,想出同一個點子。

使命故事:為什麼這件事很重要

領導者經常需要讓團隊理解「為什麼要做這件事」,但如果只是單純告訴大家「這很重要」,通常沒什麼效果。這時候,一個有力量的故事能夠改變氛圍,因為人無法逃避賦予事物意義的習性。

客戶故事

這類故事的關鍵在於「別人怎麼說」,以增加可信度。這類型的故事,需要主動請求顧客分享,主動請求顧客分享故事,並提出具體問題以引導他們,越具體細節的陳述,越讓人感受到真實。

結尾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有幾個故事讓我印象深刻,立刻讓我體會到故事的力量。作者認為,知識本身並不具備影響力,只有當它被講述、被傳遞,才能真正發揮作用。無論是真實還是虛構,每個故事都有一個起點,總要從某個時間點開始,才有機會被記住。如果這些故事從未被說出口,它們就只是停留在腦海中,占據著記憶的一角,卻無法真正改變任何事情。讀完這本書後,希望能更有意識地去覺察身邊的故事。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