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還在回顧2024的土耳其之旅。
2024年的幾場大旅行我都超愛,土耳其、北京、冰島,每個地方都讓我印象深刻。雖然在土耳其因為氣候因素沒有搭到熱氣球,但是天氣很好、景色很好、旅伴很好,一切都很好,回憶起來只有滿滿的快樂。《Die with Zero》這本書提到跟投資一樣,回憶也是有複利的。
近期有一個跟大學生交流的機會,對方問我如果可以給他們(大學的自己)一個建議,那我的建議會是什麼。會在那個場合裡的大學生我想應該都是很優秀的,可能也有著要在出社會前準備好自己的決心,所以我知道我接下來要給的建議一定不會是他們想聽的,那就是:盡可能去體驗人生各種事情,和喜歡的人創造各種回憶。並不是說要他們擺爛學業玩四年,而是除了追求社會上定義的成就之外,也不要放棄大學時期獨有的特權。
大學的自己也有FOMO,看著系上有些人家裡有事業、有些人說著流利的英文、有些人手上已經有滿滿的證照,有些人已經在Microsoft, Intel, Google等地方實習,我也會焦慮,也曾經拚命面試,憧憬著進入知名大企業。但現在的我回想起大學的時候,最讓我快樂的都不是上述這些事情,而是和朋友一起籌備營隊,和好朋友三更半夜在校園裡不睡覺,閒晃著天南地北地聊著未來;搭火車環島睡在路邊,最後更直接在公路上搭便車,被陌生人載到山上去看金針花海;去法國當交換學生,在歐洲當背包客,首度嘗試沙發衝浪,搭著夜車前往不知名的遠方。
這些事情,的確都是現在的我沒有餘裕去做的,因為現在的我沒有時間,而且有條件給自己更有品質的旅行,以及我失去了可以一起做這些事的朋友。
有趣的是,還不到40歲的我們,在朋友圈已經每天都在吵著想退休,節日祝福不再是天天開心,而是祝你早日財富自由不工作,但是20幾歲的我們,卻滿腦子想要早點工作,早點進入職場,明明未來還有40年的時間,多一年的工作經驗跟財富上的累積,在一輩子裡的占比其實很微不足道。
有時候我也會想,如果當年沒有再升職前選擇離職來荷蘭留學,一直工作下去,現在的我台灣或許有很好的職位和薪水,而不是在荷蘭苟延殘喘,用120%的經歷和努力和國際上的人才競爭,每天擔心著簽證跟房子。但是這六年來,我也因為住在荷蘭,去了好多我在台灣可能去不了的地方,體驗了很多事情、累積了很多回憶。或許再過幾年,我會興起想回台灣的念頭,我一樣可以在台灣生活,但如果我從未在30歲以前做出來荷蘭的決定,那年紀更大的我,還有可能放下一切跑到荷蘭嗎?
要享受這些體驗,是有最佳期限的。背一個背包,睡多人通鋪、吃著簡單的食物,在異國旅行,這是二、三十歲的時候比較能做的事情。你錯過了,你沒有在那段時間去做,大概就一輩子不會去做了。
不知道如果是你,會給大學時的自己甚麼建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