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過好今天,就能為明天的自己打氣。

盧廣仲

早上十點,我從阿姆斯特丹出發,坐著前往另一個城市的火車,即將迎來這個職位的最後一場面試。看著窗外的平原和樹林交錯閃逝著,耳機裡重複播放盧廣仲的〈一定要相信自己〉,決定這一路上不再去想要怎麼應對可能會發生的各種刁難問題。

我依然焦慮著,對自己的人生,總是充滿各種悲觀的想法以及過於嚴格的標準。或許還是有點徬徨、擔憂,即使已經出社會這麼多年,而這也不是第一次求職了,但畢竟面對完全不同的環境。會不會踏出舒適圈,自己什麼都不是了?這段經歷總是孤單的,不管身邊是否有人陪伴,終究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路上,還是很容易被周遭的聲音所影響。有人說:「沒有歐洲實習經驗很難找工作,即使曾經在台灣工作過」;有人說:「不建立人脈很難找工作」;有人說:「要盡快在年底找到工作,否則接下來會很難找」;有人說:「不要好高騖遠,先求有再求好」;也會有人說:「你這麼優秀,一定可以很快找到喜歡的工作」。可能這些聲音都是對的,也都不一定是對的,畢竟誰能說得準別人的人生,誰能保證在什麼作為或是不作為的情況下,一定會達到某個特定的狀態或結果。求職這件事最終要面對的,不是履歷、動機、人脈經營、面試、漫長等待,被拒絕的輪迴,而是從這些聲音中,意識到內心對自己的種種遲疑和不信任。

對一個台南小孩來說,在台北的大學以及後來碩士所處的商學院環境,總是充滿速度感。身邊的每一個人都非常優秀,很多人都在實習、提早寫完論文、提早畢業、找到工作,或許再找更好的工作。我也就盲目地跟進了群隊裡,深怕被落下。對我來說,在緩慢中能夠踏實且堅定才是最大的修煉。於是,我學著放慢自己的步調,當然這也要歸功於我生命中出現了一個總是能樂觀面對一切的男友讓我能夠調適心情。既然還有積蓄和簽證,待業就沒有什麼好怕的,慢一點也沒關係。這段時間我也做了好多自己喜歡的事:旅行、運動、學習、和家人相處、重新拾起經營部落格&寫文章的熱忱。我選擇不強迫自己刻意去經營人脈、不去掛念每一個已經丟出去的履歷、不執著每一場已經經歷過的面試或者拒絕信,允許自己用最舒服的方式前進和等待機會,相信the best is yet to come。

但即使如此,也不可能完全抹去住在心中的那個小怪物吧。

八月,我拿到第一個正式的面試機會,面試完後等了整整一個月才被拒絕。九月,我一個面試都沒有,直到月底,有幾家我不死心持續丟履歷的公司終於注意到我並跟我聯繫。十月初,在密集的三家公司面試,以及在同一週收到其中一家的拒絕後,隨即跟家人展開為期25天的歐洲旅行,停止了履歷投遞,然後在旅程中又收到一家的拒絕信,甚至因為旅行差點錯過第三家的第二階段面試。在回到荷蘭的同一週,也就是十月底,迎來了我最後一場面試,而這也是我這段時間僅存的機會。我心想,如果這個職位沒有被錄取,在目前沒有其他公司的聯繫以及年底將至的條件下,或許今年真的很難找到工作了。在火車上的我,仍然是帶著這樣患得患失的心情去應戰,於是我開始催眠自己,一定要相信自己、一定要說服自己。直到面試結果出來前的那一整個星期,我還是不斷地播放這首歌,告訴就算最後結果不是自己想要的,明天還是會一樣美麗。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Steve Jobs

經過了忐忑的一個星期,終於我接到對方的電話,恭喜我錄取了。在一家國際化的荷商,是心目中當初設定的理想職位和職級,也順利在學生簽證到期前轉換成由公司贊助的工作簽。如果在更早之前的那些面試中錄取其他工作的話,或許我會提早妥協,現在的我就不會遇到這個擁有理想條件的職位了。在面試當中,所有的學經歷背景彷彿都是為了這一刻而存在,甚至完全沒有關聯的經驗都不經意地符合了對方不在JD裡的期待。面試結束前,對方說面試過程中我的每個答案都是他們期待且滿意的。這段求職之旅,過程可能會迷惘、可能會失望,但沒關係,一定要相信自己。就算覺得自己不夠完美,最終都一定能找到得以容身之處,因為在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是準時的。只要過好每個今天,就可以為明天的自己打氣。


嗨,謝謝你閱讀到這裡:)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可以透過FacebookInstagram關注我,或是訂閱新文章通知:


請支持創作有價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或覺得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希望你能花點時間按5下拍手/Like鼓勵我
以Google或Facebook帳號註冊成為『讚賞公民』,完全免費。謝謝:

發表迴響